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林宗賢個展 傳揚人間繽紛色彩
2020-02-28
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,2月29日至4月12日將舉行「繽紛人間」—林宗賢個展,作者以貼近現代人生活的題材,重新呈現傳統文化藝術的風華,希冀世人珍視傳統文化的瑰寶,將人間繽紛色彩、精神生活的圖騰代代永續傳揚,。
林宗賢表示,文化藝術作品都在追求真善美,創作讓人心生歡喜固然重要,但傳統文化藝術亦需傳承。他剖析傳統的藝術作品,喜歡呈現祝福的內涵,將俗氣化成典雅,例如花開富貴、金黃的秋收,以及金魚與黃金併呈寓意「金玉滿堂」;鑽石與牡丹的畫作,代表剛柔並濟;蝴蝶飛翔自由自在,「蝶蝶」不休象徵著生生不息;馬上畫牡丹,意味著馬上有錢花;青花九合瓶則詮釋五福臨門、闔家平安、長久和平。
林宗賢進而詳說瓷器上釉的方式,將燒好的瓷器彩繪後再窰燒一次叫釉下彩,彩繪後未再燒一次叫釉上彩;釉下彩不容易褪色,但要先考慮顏料濃度及顏色間的融和,才不會層層疊疊或糊掉失真。他說,西方藝術家不喜歡將作品歸類為東方或西方的創作,會保留自己本國傳統的風格,是值得欽佩與學習的作法。他個人在畫水彩時不打稿,構圖常神隨意走,反而能不斷湧出創意。創作時都是自己一人,走在這條路上,雖然有孤單的感覺,但看到完成的作品能融入傳統風土民情,喜悅就會取代寂寞。
值得一提的是,22日台中館先進行義工培訓,由知度法師教導「彩繪自性佛」,義工學習用恭敬心及渾然自成的美術天份,畫出莊嚴又繽紛的「自性佛」,歡欣耕耘學佛的清淨福田。第二堂課,由韓志蘭老師教授美術史及配色方法,韓老師用《金剛經》經義的角度來看待美術史,引領義工體會佛教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自性」之意境。
27日義工爬上爬下,量測畫作懸掛高低平衡的間距、青花瓶瓷器陳列的適當位置,完成佈展後,作者為知度法師及義工導覽,讓義工了解創作的心路歷程,作品所要呈現、傳遞的意涵,當為遊客、觀賞者解說時,能夠有多分真實的深度。
林宗賢表示,文化藝術作品都在追求真善美,創作讓人心生歡喜固然重要,但傳統文化藝術亦需傳承。他剖析傳統的藝術作品,喜歡呈現祝福的內涵,將俗氣化成典雅,例如花開富貴、金黃的秋收,以及金魚與黃金併呈寓意「金玉滿堂」;鑽石與牡丹的畫作,代表剛柔並濟;蝴蝶飛翔自由自在,「蝶蝶」不休象徵著生生不息;馬上畫牡丹,意味著馬上有錢花;青花九合瓶則詮釋五福臨門、闔家平安、長久和平。
林宗賢進而詳說瓷器上釉的方式,將燒好的瓷器彩繪後再窰燒一次叫釉下彩,彩繪後未再燒一次叫釉上彩;釉下彩不容易褪色,但要先考慮顏料濃度及顏色間的融和,才不會層層疊疊或糊掉失真。他說,西方藝術家不喜歡將作品歸類為東方或西方的創作,會保留自己本國傳統的風格,是值得欽佩與學習的作法。他個人在畫水彩時不打稿,構圖常神隨意走,反而能不斷湧出創意。創作時都是自己一人,走在這條路上,雖然有孤單的感覺,但看到完成的作品能融入傳統風土民情,喜悅就會取代寂寞。
值得一提的是,22日台中館先進行義工培訓,由知度法師教導「彩繪自性佛」,義工學習用恭敬心及渾然自成的美術天份,畫出莊嚴又繽紛的「自性佛」,歡欣耕耘學佛的清淨福田。第二堂課,由韓志蘭老師教授美術史及配色方法,韓老師用《金剛經》經義的角度來看待美術史,引領義工體會佛教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自性」之意境。
27日義工爬上爬下,量測畫作懸掛高低平衡的間距、青花瓶瓷器陳列的適當位置,完成佈展後,作者為知度法師及義工導覽,讓義工了解創作的心路歷程,作品所要呈現、傳遞的意涵,當為遊客、觀賞者解說時,能夠有多分真實的深度。
最新消息
2025年中馬區佛學會考 覺誠法師勉勵考生解行並重
2025-09-29新馬寺750人佛學會考 落實人間生活佛教
2025-09-292025佛學會考 深入佛學展現信仰與傳承
2025-09-29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訪慈恩寺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交流
2025-09-29多倫多佛光山佛化婚禮 佛青感恩常住
2025-09-29北雪梨佛光緣考生祈福 有願必成光明在望
2025-09-29光明和平節於南華寺登場 照亮心燈傳遞智慧與慈悲
2025-09-29兒童青少年多元課程 西方寺打造佛學共同家園
2025-09-29大慈佛社詩歌講座 思想起島嶼在地風情
2025-09-29茶禪圓韻慶中秋 北雪梨佛光緣「四給」人月共團圓
2025-09-29
相
關
消
息